世纪恩怨|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的真实校史究竟是怎样的?-抄袭的艺术

+抄袭菌微信:brrrrrra 

 

中央美院的官方校史追溯到了1918年成立的北平美专。中国美院的官方校史追溯到1928年成立的国立艺术院,两校的诞生背景很不相同,但在日后的漫长岁月中纠葛不断,成为了中国艺术史上恩怨不断的两所院校。

 

 

我们先来看看两校官方发布的校史:

 

世纪恩怨|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的真实校史究竟是怎样的?-抄袭的艺术

中央美院校史:

1918年的国立北京美术学校。这所学校由蔡元培先生倡导创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国立美术学校,校长郑锦。

1923年 更名为国立北京美术专门学校,

1925年 更名为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

1927年 北京九所国立高等学校合并为京师大学校,艺专成为其美术专门部。

1928年 又更名为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

1934年 恢复为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1938年 因抗战南迁至湖南沅陵,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合并,成立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后经贵阳、昆明迁至重庆。

1946年 抗战胜利后,北平艺专分别迁回北平。

1949年 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参与合并组建国立美术学院。

1950年 更名为中央美术学院,毛主席题写校名。

 

世纪恩怨|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的真实校史究竟是怎样的?-抄袭的艺术

中国美院校史:

1927  蔡元培提出《创办国立艺术大学之提案》。

1928  蔡元培选址杭城西子湖畔创办国立艺术院,林风眠任校长。

1930  更名为“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校址位于杭州孤山,校舍包括西湖罗苑、照胆台、苏白二公祠等。

1937  日军全面侵华,11月,上海沦陷,国立杭州艺专西迁,途经诸暨、江西贵溪、湖南长沙,最后到达湖南沅陵。

1938  与北平艺专合并为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址在沅陵沅江老鸦溪,学校租用当地民宅、并筑造木房作临时教室,恢复上课。林风眠辞职离校,滕固任校长。同年,国立艺专迁至云南昆明。初借昆华中学、昆华小学校舍上课 。

1939  学校复迁呈贡县安江村。 

1940  学校迁至四川璧山,吕凤子接任校长。 

1942  吕凤子因病辞职,陈之佛接任校长,学校迁至重庆沙坪坝磐溪 。

1944  陈之佛辞职,潘天寿接任校长,林风眠等应聘回校任教。

1945  教育部命令:“该校永久地址,业经决定迁设杭州。”

1946  暑假,学校师生复员回杭州。

1947  潘天寿辞职,汪日章接任校长。

1949   9月,浙江军管会任命刘开渠为国立艺专校长。

1950   11月,学校更名为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

1953  中央文化部召开第一次艺术教育座谈会,会议确定我院为全国美术教育的最高学府,培养美术专门人才及艺术专门学校师资,学制五年。

1954  附属中等美术学校成立,夏子颐为主任。

1957  6月,学院从外西湖18号迁至南山路现址。

1958  6月,学校更名为浙江美术学院。

1959  12月,因刘开渠调至北京另有任命,潘天寿接任院长。

1967   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学院被撤销。

1971  学校迁至桐庐县阳普大队,在农村办学。

1976   “文革”结束,学院获得了新生。

1980   邓小平改革,学院复校。莫朴任校长。

1983   肖峰任校长。

1993   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

1996   潘公凯任校长,9月,学院上海教育基地开始办学。

1997  上海教育基地改名为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艺术分院。

1999   南山路校区开始整体改造。

2000   全校暂时搬至钱江南岸滨江校区过渡。

2001   许江任校长至今。

2002   于转塘象山建立中国美术学院视觉艺术学院。

2003   9月,南山路新校舍落成,滨江校区为设计分院。

2007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中心校区全面落成,滨江校区搬入象山校区。

 

 

下面我们看看网上一篇讨论两校历史的文章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736551/answer/2244261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致谢🙏。本文有增改,且图片及相应文字均为抄袭的艺术重新编辑增加,转载请注明来源。

 

 

先直接给一个该文的基本大前提:

两校目前给出的官方校史是伪校史。”

 

校史这事儿相当复杂庞大,而且还牵扯到两个学校……不过这两所学校校史的确非常重合,所以可以一起讲,因为即便是单讲其中某一所的校史也必须要扯到另一所。

 

以下为正文


 

世纪恩怨|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的真实校史究竟是怎样的?-抄袭的艺术

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大礼堂正门

 

故事从1918年讲起。1918年成立的“北平美专”,全名是“北京美术学校”,是一个中专,也是中国比较早的一个美术学校,(中国最早的美术学校是刘海粟建立的上海美专,私立性质)。北平美专首任校长是郑锦,他是留日回来的,读的西京(京都)美术学院。(注:中国最早的留学艺术生以留日为主,当中比较知名的包括弘一法师李叔同,他最早将现代的美术和音乐教育引入中国,影响了一代人,但是限于日本当时的艺术影响力,留日派回国后一直没成为主流。)

郑锦在日本的时候成就相当不错,在日本获得艺术界完全接受并褒奖的华人艺术家是很少很少的。但他的院长头衔最终被留法回来的林风眠取代,这一次交接,也打开了后来中国艺术界的风起云涌。

 

世纪恩怨|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的真实校史究竟是怎样的?-抄袭的艺术

郑锦(1883—1959)又名瑞锦,字褧裳,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雍陌乡人,是中国近代绘画史上著名的艺术教育家和画家。早年留学日本,后任北京师大、女师大教授,北京美专校长。工画人物,尤喜画古装仕女,精雅秀逸,合日法与中法于一炉。惟恐以所画费时,不能多作,故流传极少。晚年寓居香港。

 

世纪恩怨|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的真实校史究竟是怎样的?-抄袭的艺术

林风眠(1900年11月22日--1991年8月12日),画家、艺术教育家、国立艺术院(现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首任院长历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国立艺术学院 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

 

 

我们都知道林风眠是今天中国美院的首任院长,也是中国美院的灵魂人物,但林风眠回国之初任教于北平而非杭州

林风眠童年身世坎坷,早年留法学画,在第戎美院学了不久被老师推荐到了更有名的巴黎美院,巴黎美院到现在还被很多人认为是艺术殿堂,在当时更是世界最高的艺术学府。他在留法期间结实了蔡元培。蔡元培在国民政府大学院任院长(就是今天说的教育部部长),跑去欧洲物色杰出的中国留学生,为民国的大学教育寻求人才。在艺术领域的留学生中,蔡元培看中了留法的林风眠。蔡元培艺术修养很高,他的女儿蔡威廉也是留欧艺术生,当时同样留法的还有徐悲鸿等人,但是当时巴黎美院的教授以及法国艺术圈明显对林风眠更加接受,也更加赞赏。林风眠的创作接近野兽派这种当时的先锋流派,徐悲鸿那一批学的比较土一点,走的古典写实。(直到后来,这两位艺术家分别领导的杭州艺专和北平艺专也都延续了这两种不同的方向。)原本流派之间也没有好坏之分,但是不得不说古典技法需要长期的训练,而现代主义的绘画更加需要艺术天分而不太看重技法。所以林风眠因为良好的艺术天分在巴黎获得很好的口碑,徐悲鸿因为在法国正经学习的时间很短,对于一个古典画家来说技术上还不够成熟,当时完全是默默无闻。徐悲鸿等人在法国流传较广泛的一段轶闻,是说他们曾经排队举着中国画在法国游街,但是无人问津。

这种情况下,蔡元培没有意外地选择了林风眠回国任教(此后他们两人也私交不错,蔡威廉回国时也被林风眠吸收进了自己的学校做油画教授),接替郑锦出任北平美专校长。郑锦因为当时北洋政府干涉学校事务,愤然出走,留下这个烂摊子,林的接手已是不得已,面临着很严峻的形势。

 

世纪恩怨|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的真实校史究竟是怎样的?-抄袭的艺术

世纪恩怨|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的真实校史究竟是怎样的?-抄袭的艺术

杭州西湖  国立艺术院

1927年,蔡元培被南京国民政府任命为中华民国大学院院长后。蔡元培与林风眠亲自和杭州国立第三中山大学校长蒋梦麟洽商,借得西湖孤山下的罗苑作为校址(罗苑原属犹太商人的私人花园,收归国有后,归中山大学管理)。在一切设备极其简洒的情况下,学校于1928年3月1日开学。院名经大学院批准,并由蔡元培手书院名,凿刻在罗苑的门额上。

世纪恩怨|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的真实校史究竟是怎样的?-抄袭的艺术

1928年3月16日,国立艺术院全体师生集结孤山合影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分崩离析的中国重新统一,动荡了十几年的民国政府终于定都南京。次年,蔡元培在西湖边创立“国立艺术院”,在上海创立“国立音乐院”,这两所学校分别是今天中国美术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的前身成立的时候都是研究生院,是当时的最高艺术学府,兼做国内艺术领域的权威机构。入学门槛很高,头两年只招研究生。北平美专那时候还是军阀控制的一所中专,杭州的这所新学校是研究生院,档次差得大。所以蔡元培请林风眠来国立艺术院当首任校长,林风眠马上就答应了,林相信在这里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北平美专离开了林风眠后马上沦落,十数年间几乎没有出现在近代艺术史里,现已难以考据。这些年里江南一带的学校欣欣向荣,南京的中央大学,上海的复旦,杭州的浙大等等,都在当时的全球院校排名中名列前茅,其中当然也包括国立艺术院。

 

世纪恩怨|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的真实校史究竟是怎样的?-抄袭的艺术

徐悲鸿(1895-1953年),汉族,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市屺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南京的中央大学因为吸引了国内外先进的人才和硬件,在当时很有优势。徐悲鸿也是这个时候回国,顺利地在中央大学的艺术学院谋求到了教职。但是徐悲鸿对于这个环境不很满意,因为在艺术界当时中央大学说不上话,说点什么都被艺术院校鄙视,跟今天的情况有点像。吴冠中先生生后公开的信札中,也提到过他和吴大羽讨论中央大学的美术主张如何如何不靠谱(将来会贴出吴冠中的亲笔信札,当中提到了这一问题),也侧面反映了徐悲鸿的艺术理念在当时没有市场。

到杭州后林风眠开始在杭州艺专实现自己的理想,请了法国的油画教授,日本的设计教授,还请了潘天寿来学校任教。林风眠在聘请老师方面很有能力,眼光独到。他在国画教员的选择上也很有自己的想法,在北平的时候就请齐白石出山,齐白石当时还是一个画卖的很好的乡下老头。但是林风眠一个留法回来的人,才不管这些,直接就请齐白石过来当大学教授。 到了杭州也是,不光重金聘请外籍教授,还请来潘天寿坐镇国画科。潘天寿当时作为一个年轻艺术家,资历浅薄,还不是今天被认为的民国四大家,但是林风眠眼光独到,也成就了这一段佳话。

世纪恩怨|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的真实校史究竟是怎样的?-抄袭的艺术

潘天寿(1897—1971),字大颐,自署阿寿  、寿者。现代画家、教育家。浙江宁海人。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等人。其写意花鸟初学吴昌硕,后取法石涛、八大,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

世纪恩怨|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的真实校史究竟是怎样的?-抄袭的艺术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二十世纪十大画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曾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曾被授予“中国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杭州艺专两年后降格成了大专,名字也改成“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原因是当时的中国与其要一所高端大气的研究生院,还不如要一个更加基础的专科来的实际,更能培养实用人才。学校因此也可以延长学习时间(研究生是两年制,专科就可以延长到四年,加上三年的预科,连起来就是七年,时长相当于现在的硕博连读),林风眠认为这更有利于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世纪恩怨|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的真实校史究竟是怎样的?-抄袭的艺术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大门

1930年,国立艺术院改名为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世纪恩怨|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的真实校史究竟是怎样的?-抄袭的艺术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高校内迁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1937年11月1日,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在长沙开学(这一天也成为西南联大校庆日)。由于长沙连遭日机轰炸,1938年2月中旬,经中华民国教育部批准,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西迁昆明1938年4月,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但是很快,日本攻破上海,所有学校向大西南撤退。撤退中诞生了许许多多故事,具体不多说,最有名的一段故事可能是北大、清华、南开在昆明合并,称“西南联大”。合并在当时是非常实用的一个做法,很多人不知道,杭州艺专和北平艺专,这两所中国最重要的艺术学府也在这个时候合并了。

 

世纪恩怨|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的真实校史究竟是怎样的?-抄袭的艺术

年轻的艺术家们在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门前合影

世纪恩怨|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的真实校史究竟是怎样的?-抄袭的艺术

1938 年教育部命国立杭州艺专国立北平艺专合并为国立艺专的训令(浙江省档案馆藏)

 

合并之后,改称“国立艺专”,因为中央美院把自己的校史追溯到北平美专时期,所以今天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在这一时期的官方校史是重叠的。因为两所艺专各自不服,林风眠请辞,政府派了滕固、吕凤子等好几人轮番来当校长,都当不长久。两校当时内部矛盾很大,主因是北平人少,杭州人多势众,但与此同时,政府给两校的拨款相当,因为资源分配不均,就内部动乱。

(丁天缺先生在自传中也提到了这一段往事:

 

1938年初,接到教育部命令,国立杭州艺专与国立北平艺专合并,改称国立艺专,正式迁校湖南湘西之沅陵,校址在沅江北岸的老鸦溪,改校长制为校务委员制,以林风眠为主任委员,北平艺专的校长赵太侔及其西画系主任常书鸿为副委员。不日即由水路进发,穿过洞庭湖,先到常德,在常德逗留了十多天,取齐了换乘汽车,直达沅陵。

当我们到沅陵时,北平艺专的师生已先到了,他们真可怜得要命,全校只有十多名教职员工,学生还不到三十名,校产几乎等于零。跟杭州艺专来比,真是小巫见大巫。

但不到两星期,学校便发生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穴·#潮#。主任委员林风眠半夜出走了,留下一纸便条,已逃往桃源避难去了。第二天一早,这意外的消息便传遍全校,邱玺带头号召好多同学,了解个中原因,商讨应付对策。

林先生为啥出走呢?主要是北平艺专的部分主要老师常书鸿、李有行、王临乙、庞熏琹等人,伙同杭州艺专的部分主要老师刘开渠、雷圭元、王子云、李朴园等,联名要求风眠先生辞职离校而引起的。但李有行、王临乙、刘开渠、雷圭元、王子云、李朴园等人,都是林风眠创办杭州国立艺术院时,从北平带来杭州的干将,在杭州又力图加以培养的亲信。缘此,同学们格外感到义愤填膺,将这八位逼迫林先生离校的人,斥之为“八凶”。

 

丁天缺先生的回忆录相当精彩,包括吴冠中、赵无极等先生的自传,都提到了当年的往事。各人有各人不同的想法,也是历史的玩味之处。

 

世纪恩怨|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的真实校史究竟是怎样的?-抄袭的艺术

丁天缺,原名丁善庠,1916年出生于江苏宜兴。1935年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现中国美院),师从吴大羽,后担任他的助教,与吴冠中、朱德群、赵无极是同窗。丁天缺的人生,一半时间用来坐牢,一半时间用来画画。艰苦的铁窗、劳教期间,他却翻译了《毕加索》,第一次把天才的现代派艺术介绍到中国。

2000年,丁天缺84岁,在潘公凯、许江等后辈的支持下,他在母校中国美院举办了第一个个展。老同学朱德群专程赶来看老人的画展:“我说真的,今天国内能画油画的,只有您一人,只是您的运气太差。”

抄袭菌加入下面此段文字:

对于此段两所艺专合并历史,吴冠中在早年的《国立艺专流浪记略》中有记载:

 

“教师也陆续到达沅陵,大都在沅陵县城租住民房。两校合并,发生了大学-*-潮,两校学生互相争吵对骂杭校学习期六年,学生业务水平明显高于北平,且杭校追求现代风格与北平的拘谨写实作风也格格不入。-*-潮波及教师,杭校学生拥戴林风眠。北平校长是戏剧理论家赵太侔(据说他曾提拔过江*qing),绘画主力教师是常书鸿,还有庞薰琹、李有行、常书鸿的前妻陈芝秀等。有王曼硕等多位教师形成了反林风眠的势力,林风眠辞职,于是风潮更扩大而炽烈,教育部便派滕固来任校长,解散了合并后由林风眠、赵太侔和常书鸿三人组成的集体领导机构校务委员会。林风眠不愿卷入人事纠纷,早已离开沅陵,杭校方面主要由教务长林文铮处理有关事务。林文铮在杭校师生会上宣读了林风眠走后致赵太侔和常书鸿的信,其中最后几句是:惟杭校员生,随弟多年,不无念念,还望两兄多加维护……许多同学听了都哭了。不久林文铮的夫人蔡威廉教授(蔡元培之女)因分娩时医疗条件恶劣而病逝,国破、学-*-潮、人亡,情况真是悲怆。”

 

 

学校跌跌撞撞等到了抗战胜利的这一天,和别的学校一样,艺专的学生少了很多,有的走失,有的留在了当地,比如后来做了台北故宫院长的李霖灿,就离开了艺专留在云南研究纳西文化,最后去了台湾。有的则去了延安,比如后来中央美院油画主任罗工柳、和《开国大典》作者董希文等等就去了延安,参加了延安鲁艺。他们后来因为政策原因去了中央美院任教,但他们的作品不像中央美院的苏派风格,而是柔和了很多表现主义的风格在里面,这跟他们在杭州的求学经历有关。

国立艺专最终在杭州复原,恢复“杭州国立艺专”的名称(1946年)当时两校的学生都到了杭州,北平艺专的师生们并没有回到北平,而是以合并的形式并入了杭州艺专

引用维基百科对这一历史的记载: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938年,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与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合并称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45年,抗战结束,教育部令: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保留校名,“该校永久地址,业经决定,迁设杭州”。定为永久性校址。

 

世纪恩怨|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的真实校史究竟是怎样的?-抄袭的艺术

(1945年教育部令国立艺专全体复员杭州文件,并设杭州为永久校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今天中国美院没有把自己的校史连到1918年的那所北平美专,因为中国美院的主体承袭自1928年的国立艺术院,合并进来的北平美专不管从人数上还是文化上,都没有对杭州艺专产生什么影响。而中央美院为了拉长校史把自己联系到了1918年成立的北平美专。但其实中央美院有自己的红色传统

中央美院所承袭的其实是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徐悲鸿在北平重新创建的新的北平艺专,以及延安的“鲁艺”

 

世纪恩怨|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的真实校史究竟是怎样的?-抄袭的艺术

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

1938年2月,毛周等人倡议,4月10日,鲁迅艺术学院在延安正式成立,1939年11月,根据中央的决定,留在延安的鲁艺部分师生恢复鲁艺。1940年5月,毛泽东题写了“鲁迅艺术文学院”的新校名,1943年4月,鲁艺并入延安大学,组建延安大学文艺学院。1945年抗战胜利后,鲁艺迁往东北,1958年发展为鲁迅美术学院。1996年,延安大学恢复重建鲁迅艺术学院。

 

官方又一说:

“鲁艺”师生在抗战胜利后组成华北文艺工作团和东北文艺工作团奔赴解放区,华北文艺工作团,1946年并入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1948年8月与北方大学合并成立华北大学,文艺学院改称“三部”。1949年1月华大三部进入北平后与北平艺专合并,成立了国立美术学院,1950年定名为中央美术学院。

 

世纪恩怨|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的真实校史究竟是怎样的?-抄袭的艺术

1950年4月1日,在北京王府井校尉胡同5号大礼堂举行中央美术学院成立典礼

世纪恩怨|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的真实校史究竟是怎样的?-抄袭的艺术

1950年4月1日徐悲鸿书写的中央美术学院成立献词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延安鲁艺一直作为~革#命%根据地的艺术宣传机构,承担了社会主义题材的主旋律创作任务,当中清一色的左翼艺术家,这些艺术家在院校调整后,构成了后来中央美院的主心骨。

徐悲鸿接手了中央美院的组建工作,他将自己在1946年创办的新的北平艺专和延安来的这支红色队伍进行整合,整合过程中其实还有很多插曲,包括当时同时接受了不少留学回来的年轻艺术家。

当时吴冠中从法国回来,因为编制已满没能回到杭州艺专教书,经老同学董希文推荐来到中央美院,但吴的理念和徐悲鸿完全不同。建国初年那会儿还照着民国规矩,校长要请新聘教员吃饭,见了面,两人除了因为同是宜兴老乡寒暄几句外,再无一句可说。这样的故事很多,所以徐悲鸿维持着中央美院的教学工作很不容易,下面的人出身不同,背景不同,观念更不同(现在看来这是很多元很开放的一个状态,但因为不符合大环境,慢慢像吴冠中这样的异类还是被赶去了其他地方)。

 

世纪恩怨|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的真实校史究竟是怎样的?-抄袭的艺术

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1950年,留学归国,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1953年,任清华大学建筑系副教授,1956年,任教于北京艺术学院,1964年,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但不管怎么说,这是徐悲鸿人生最成功的一年,他的艺术主张获得了政府的肯定,成为了后来统治中国30年的艺术大方向,徐悲鸿的名字也随着~革#命%的洪流变得家喻户晓。

骨子里徐悲鸿的艺术理想也是小资的,也是资产阶级的,这从他的自传中就能看出来。他在法国学的是古典主义绘画,这原本就是贵族们的娱乐消遣,但古典的写实技术正好适应了中国当时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道路,可以用来表现工农兵形象,跟苏派的写实风格容易衔接,于是两者不谋而合,统治了艺术界后来的发展方向。

 

为了确保中央院校的老大哥地位,央美把自己的历史上溯到了和自己无关的1918年的北平美专,同时解散了最早成立的上海美专,央美于是也就坐实了中国第一所美术院校的招牌。特殊年代,文-化-部发了话,其他学校也不敢说什么。当时全国院校大调整,大家都在力求自保,对于历史和学脉的抹灭已无暇关注。

 

世纪恩怨|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的真实校史究竟是怎样的?-抄袭的艺术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简称“上海美专”

1912年11月23日,17岁的刘海粟与友人创办了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第一座美术学校——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改称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前后在校持教鞭者,中国画方面有张大千、贺天健、王个簃、来楚生、唐云、陆一飞、黄宾虹、潘天寿、张宜生等,西洋画方面有陈抱一、关良、朱屺瞻、汪亚尘、周碧初、倪贻德、潘玉良、蒋兆和等等,每一个名字在中国近代美术史上都不可或缺。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上海美专迁离上海,与苏州美专、山东大学艺术系合并成立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校址设于江苏无锡,学校的性质由私立转为公办;1958年2月迁址南京,同年6月更名为南京艺术专科学校;1959年6月升格为本科高校,并定名为南京艺术学院

 

世纪恩怨|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的真实校史究竟是怎样的?-抄袭的艺术

1956年11月1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典礼上江丰同志致辞(图片来源:清华美院信息网)

1956年5月21日,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中国美院实用美术系被抽调至北京,与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清华大学营建系组成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1999年11月20日学院并入清华大学,更名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世纪恩怨|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的真实校史究竟是怎样的?-抄袭的艺术

1976年10月,学院师生在天安门参加粉碎四人帮游行(图片来源:清华美院信息网)

同时期,潘天寿领导下的杭州艺专被迫分出了自己的建筑科和图案科,建筑科去了同济,成为了同济大学的建筑系,图案科去了北京,在庞薰琹的主持下,和北平艺专的图案科合并成了中央工艺美院,也就是今天的清华美院。与此同时,杭州艺专的毕业生胡一川先是北上参与组建了中央美院,之后又南下组建了广州美院,并担任广美第一任院长,胡一川在杭州艺专的同窗沈福文留日回国,来到重庆,成为四川美院的院长。杭州国立艺专这所民国艺术的代表学府,最终拆分成了中国最重要的几所美院,艺专剩下的主体则成为了日后的浙江美院

世纪恩怨|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的真实校史究竟是怎样的?-抄袭的艺术

1949年摄于杭州国立艺专。左起:庞薰琹、江丰、姚巧云、林风眠、关良、苏天赐

除了国立艺专,其他艺术院校也都被拆了并并了拆,比如稍差一点的苏州美专去了南京,和上海美专以及山东大学艺术系合并成了今天的南京艺术学院,中央大学艺术系成为南师大的美术、音乐系。又比如广州美专去了武汉,变成了现在的湖北美院,鲁艺的另外一个分支则调去了东北,变成今天的鲁迅美院……当时除了按照专业类别划分学校之外,还有一个目标就是打散民国时期的重要学府,建设新中国自己的重点大学。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原本的教育中心从江南转移到了北京,北京在很短时间内组建了一批中央院校,获得了极大的资源优势。

如果说民国的艺术史就是中国美院校史的话,那么在新中国初期的30年里,中央美院则成为了中国艺术的代表,有着完全的统治地位。当时全国风行苏派写实技法,而其中中央美院又是写实画的最好的。靳尚谊等人日后也成为中国美术界的权威人士。央美的毕业生不但被调配到各艺术相关用人单位,也被美协、画院广泛吸收,同时还很受其他美院的欢迎,一些优秀青年教员被调派到了各个地方美院任教。到今天依然可以看到,美协领导央美的占了半壁江山,各个地方院校也都有很多老教授是从央美毕业。

浙江美院则因为潘天寿的领导,走上了另一条路。潘天寿先生曾两度主持浙江美院,他与其他以西画见长的校长不同,因为自己对国画的重视,同时也因为对林风眠的治校方式有不同意见,努力地发展美院的国画学科,浙美带头成立了国内第一个国画系,系内又分出不同画种,篆刻等技术也被正式引入国画教学,这些具有前瞻性的改革也带动了其他院校的院系调整。潘天寿晚年很重要的工作是抵抗社会主义写实风格清洗国画领域,他培养的一批青年教师成为了后来名噪一时的浙派人物画代表。现在中国美院因为在水墨画方面具有的压倒性优势,跻身世界前列艺术院校之一,很多人都认为这主要是潘天寿的功劳。

因为两校治学方式不同,在客观上造成了中央美院重油画,中国美院重国画的观感

新中国初期的30年里,苏派绘画在浙江美院始终适应不良,这可能是因为早先的文人传统与欧洲现代主义对浙美的影响太深。但苏派技巧在中央美院、鲁迅美院这样的红色院校里落地生根,茁壮成长。在文化部和教育部“分家”之前,央美和浙美是唯一的两所文化部直属美院,但是文化部对两所学院的定位相当不同。鉴于浙美过去表现出的现代主义倾向,加上央美根正苗红的出身,每每有来自社会主义阵营且政治正确的艺术交流活动,都安排在央美,比如知名的“马克西莫夫训练班”,简称“马训班”,影响了央美当时的一批中青年骨干,其中就包括靳尚谊、詹健俊等人,他们时至今日,依然对当时这个来自老大哥苏联的油画培训班津津乐道。而每当遇到一些政治上拿捏不准,或是来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交流活动时,浙美就成了唯一的试验场,包括“博巴油画训练班”、“万曼壁挂研究所”、“赵无极短训班”等,都进一步加深了浙美原本就顽固的自由主义风气。

 

世纪恩怨|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的真实校史究竟是怎样的?-抄袭的艺术

1956年马克西莫夫在央美指导创作看草图。前排左起 王恤珠、张同霞(翻译)、马克西莫夫、谌北新、侯一民。后排左起 王流秋、汪诚一、任梦璋、袁浩

 

世纪恩怨|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的真实校史究竟是怎样的?-抄袭的艺术

2004年 赵无极在国美油画系讲学

 

 

世纪恩怨|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的真实校史究竟是怎样的?-抄袭的艺术

1973年中央美术学院授命改为中央五七艺术大学美术学院,并接受工农兵学员

 

改革开放后,因为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以及苏联解体等因素的影响,苏联的社会主义写实风格一时间像摧枯拉朽一样退出了主流艺术圈,各个美院纷纷把着力点转向当代艺术和现代设计。从浙江美院那段“卖了校长专车给学生买外国书籍,启蒙了85新潮”的轶闻开始,全国各个院校前前后后都开始瞄准当代艺术这个新鲜事物,大家突然又站回了同一条起跑线。在这之中,地处北京最为便利的中央美院和起步最早的浙江美院成为了当代艺术中的领头羊,再一次写下了两校的艺术传奇。

世纪恩怨|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的真实校史究竟是怎样的?-抄袭的艺术

世纪恩怨|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的真实校史究竟是怎样的?-抄袭的艺术

世纪恩怨|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的真实校史究竟是怎样的?-抄袭的艺术

王府井校尉胡同5号央美校园,1995年迁出

世纪恩怨|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的真实校史究竟是怎样的?-抄袭的艺术

1995年6月至2001年7月,央美在酒仙桥万红西街2号中转办学

如今,两校交流依然频繁,最近的几次人员调动,包括国美前院长潘公凯先生调任央美担任院长一职,以及国美跨媒体学院邱志杰教授调任央美实验艺术学院任院长一职等等……大家都为两校的发展交流做了很多贡献。

 

建议参考维基百科: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

https://zh.wikipedia.org/wiki/中央美术学院

https://zh.wikipedia.org/wiki/中国美术学院

(ps:百度百科用的是两校的官方说法,代表两校官方的自我认定。维基百科是独立的系统,不完全准确,但相对客观。)

 

 

 

不过,有部分知乎网友回复作者➕补充纠正了一些资料:

知乎用户@章回回复匿名用户 (作者)

你说的北平美专并不是建校时的名称。1917年11月郑锦受教育部委派筹办国立北京美术学校;1918年4月15日开学。美校校名几经更改。1918年成立时叫国立北京美术学校;1922年更名为国立北京美术专门学校;1925年更名为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林风眠是在从法国回来的途中接受任命,接任校长的;后来因为举办美术大会与教育部官员的意见冲突,林执教一年后辞职;北京八校并入京师大学校后,北京艺专变更为国立京师大学校美术专门部;1927年8月6日更名为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已经是1934年的事情了。七七事变后,赵畸率师生随抗战军南下,1938年在湖南醴陵与国立杭州艺专合并,更名为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赵畸主持工作。

 

知乎用户@沈默:

谢谢答主深挖。纠正一处错误,转自董一沙老师:

答文中说:“……有的则去了延安,比如后来中央美院油画主任罗工柳、和《开国大典》作者董希文等等就去了延安,参加了延安鲁艺。他们后来因为政策原因去了中央美院任教,但他们的作品不像中央美院的苏派风格,而是柔和了很多表现主义的风格在里面,这跟他们在杭州的求学经历有关。”

实际情况是:董希文没有去过延安的经历;

董希文1939年从杭州国立艺专毕业后,由校方推荐到越南“法国国立安南美术专科学校”作研究生。回国后曾在战时文化艺术中心重庆工作。于1943年赴敦煌,任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研究员近三年。1946年经吴作人和李宗津介绍,被徐悲鸿聘请到国立北平艺专任教。故董希文之间没有去过延安。

 

 

抄袭菌根据官方宣传及百度百科两校历史梳理了一个时间表,又根据本文+维基百科及百度百科两校历史梳理了另一个时间表,有兴趣的可以看看,不一定完全准确,但可以对比着一看。

 

 

 

世纪恩怨|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的真实校史究竟是怎样的?-抄袭的艺术

 

 

 

 

世纪恩怨|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的真实校史究竟是怎样的?-抄袭的艺术

 

 

 

 

 

 

最后,正值两大美院周年庆我们放上它们的校庆logo

 

世纪恩怨|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的真实校史究竟是怎样的?-抄袭的艺术

国美90周年校庆

 

世纪恩怨|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的真实校史究竟是怎样的?-抄袭的艺术

央美100年校庆

哦对了,一个网友发来一张图让抄袭菌看看,

我拿出来给大家看看

世纪恩怨|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的真实校史究竟是怎样的?-抄袭的艺术

Graphic Design - Ali Gray's Cargo Portfolio

 

 

那么看完本篇文章的你,是怎么想的呢?

留言告诉抄袭菌

本期节目到此结束,谢谢观看!

😚

世纪恩怨|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的真实校史究竟是怎样的?-抄袭的艺术

期文章:

别低头皇冠会掉,别懦弱抄袭会笑

抄袭君微信:brrrrrra

投稿邮箱:chaoxiart@126.com

声明:图文来源网络,抄袭的艺术重新编辑整理,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一并致谢,并客观发布。本文不代表“抄袭的艺术”任何观点,转载请务必与后台联系,盗文引起的举报和纠纷与本号无关,看完别忘了四件事:打赏、评论、点赞、转发哟,科科

PS.我辛苦码字,随时被封,为躲避追杀,我特么就不能赚一笔是一笔?

世纪恩怨|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的真实校史究竟是怎样的?-抄袭的艺术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抄袭的艺术):世纪恩怨|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的真实校史究竟是怎样的?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卖货了卖货了,进来买两件再走呀,不买不准走呀

👇

👇下面点个❤️呗    👉点击这里支持抄袭菌😄

世纪恩怨|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的真实校史究竟是怎样的?-抄袭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