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公众号:VART订阅号,ID:VART_20140703

 

因为要准备2011年在雅加达余德耀美术馆举办展览“断裂的流动——叶永青个展”,策展人巫鸿以邮件的形式与叶永青展开了为期近两周的笔谈。他们围绕着在那一场展览中即将展出的作品,开展了艺术家整个艺术历程的综合回顾。

 

叶永青在回复巫鸿的信中写到:“80年代到90年代是一段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角落,一段迷途,无望困惑和失败以及挣扎的时光,其中不乏理想和追求,但绝非今人所思慕的那样。”

 

我们为什么要认识叶永青-抄袭的艺术
我们为什么要认识叶永青-抄袭的艺术

· 叶永青与巫鸿

 

叶永青所提到的这个年代,即上世纪80年代,正是西方现代和后现代哲学思想以及文艺理论传入中国之时。当时的大学生和青年艺术家们开始注重人文主义精神观念,并致力寻求艺术的改变。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对于如今的晚辈来说,都无疑是一段美好的历史。

 

也正是如此,作为这一时期最不可忽略的艺术家之一,叶永青的艺术创作成为了对比历史的标志。而他却坦诚:“实际上,当时心态就是想逃离主流的题材和表现形式。我身边其实聚集了当时最火的这些人,也恰恰是这些作品和思潮以及模式,对我们压力最大,使得我老觉得自己跟不上这样的东西。”

 

我们为什么要认识叶永青-抄袭的艺术

· 1981年,张晓刚、叶永青、张夏平在四川美院教室,图片来源网络

 

1982年,叶永青从四川美院毕业,并留在学校任教,这个安排对他来说是始料未及的,对于在云南出生长大的他来说,重庆并不是他进行创作的理想环境(重庆在当时是以工业为主要的经济体系支持发展的)。

 

在当时,与叶永青差不多同期的进入四川美院的校友也已经通过自己的作品轰动一时,形成伤痕绘画和乡土风潮。而他却由于接受到现代艺术和有别于现实主义的形式画风的影响太深,对于艺术有一些看上去比较“幼稚的梦想”(如今他是这么调侃的)。

我们为什么要认识叶永青-抄袭的艺术
我们为什么要认识叶永青-抄袭的艺术
· 何多苓,《春风已经苏醒》,1981年;罗中立,《父亲》,1980年

 

“所以,当时我喜欢去云南西双版纳,我记得有一年去了8次版纳,而且当时有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想去做一个像高更一样的艺术家,哈哈。毕业创作也是这些内容。现在这些作品已经在拍卖会上被卖来卖去了,有点像历史和时间对当时那样想法开的玩笑。”

 

我们为什么要认识叶永青-抄袭的艺术

· 叶永青,《圭山风景-冬日》,纸上油画,38 × 53 cm,1983年,图片由艺术家和余德耀基金会惠允

 

我们为什么要认识叶永青-抄袭的艺术
我们为什么要认识叶永青-抄袭的艺术

· 高更,《田间》,1886年;《祈愿》,1903年

“我们所说的80年代,在我看来就是无中生有。”

 

我们为什么要认识叶永青-抄袭的艺术

· 艺术家布展现场,余德耀美术馆,2018

 

1985年,叶永青旅居北京,在劳森伯格的展览上首次感受到当代艺术直切周遭生活的力量,游历各地也赋予他更加开阔的视野。

 

我们为什么要认识叶永青-抄袭的艺术

· 1985年,叶永青在劳森伯格的展览现场,图片来源网络

 

事实上,自85新潮后,叶永青便一直寻求观念性与绘画性结合的途径。在感受到美国波普艺术家劳森伯格的作品后,叶永青开始涉足波普。

 

叶永青在与巫鸿的笔谈中强调道:“我当时感到的文化情景是一种整体上的溃败,在严酷的现实面前,整个80年代所建立起来的那种理想主义情怀被无情的嘲弄,独立自尊和严肃的思想被视为可笑和虚伪,在一个恐惧的时代,人们本能的佯装笑脸,佯装傻瓜。或者避开当下回首寻找那些过去反复重演的历史记忆,以反射时代隐喻现实。我所谈到的绝路其实就是一种出路,整个89以后和90年代的开启的标志,就是要寻找出路!”

 

我们为什么要认识叶永青-抄袭的艺术

· 去年十月,在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也以这一年代作为起点,举办了一场迄今为止北美最大规模的有关中国当代艺术的展览——《89年后的艺术与中国:世界剧场》(Art and China after 1989: Theater of the World)。

 

于是,叶永青也开始酝酿做一件大型“装置”,他称之为是一件具有集成性的作品。虽然还是以油画、拼贴以及综合材料的方式完成的,但却是以一种现成品的展示方式。

 

叶永青口中的转变,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他从90年代开始创作的《大招贴》系列,直至1994年结束。

 

“80年代后期,我已经对于当时的整个艺术和文化现状以及自己的工作有一些反思,我认为当时没有节制的自我表达逐渐失去了文化的针对性和艺术上的感染力。”

 

叶永青关于自我和他人的思考,开始从书本化变成用艺术语言的方式表达。

 

《大招贴》以绘画和装置之间的转换,令叶永青开始思考作品之于文化的上下文关系、作品展示的冲击力和现场效果、以及作品与他人的关系和互动。

 

我们为什么要认识叶永青-抄袭的艺术

· 叶永青,《大招贴》系列,摄于四川美院,1992年,图片由艺术家和余德耀基金会惠允

我们为什么要认识叶永青-抄袭的艺术
我们为什么要认识叶永青-抄袭的艺术

· 《大招贴》,1992年,图片来源网络

 

《大招贴》这个系列的其中一部分被收藏于广东美术馆以及古根海姆美术馆。而它还存在以类似于丝绸的唐卡或挂轴的形式存在,也包括放在有机玻璃和灯光配合的装置效果的展示。

 

我们为什么要认识叶永青-抄袭的艺术

· 叶永青,《丝绸大招贴》,丝绸和亚克力,1994年,图片由艺术家和余德耀基金会惠允

 

“这的确和我以往的创作方式有所不同,从文化的上下文入手,调动历史记忆和经验,又要充分的发挥出表现性绘画和书写性的风格,还要考虑展示的整体冲击力和现场效果以及和公众的互动……这样的转变,大概就是我当时期待的‘尖端状态’,今天看起来,是从过去自然而然的和内心化的表达者过渡到观念性艺术的开端。”

我们为什么要认识叶永青?

 

近日,上海余德耀美术馆基于2011年由巫鸿所策划的展览进行重新整理,推出艺术家叶永青的个展“1982-1992无中生有的年代”。此次展出了余德耀基金会收藏的一批油画、水彩、素描、版画、综合材料约85件作品,以及诗稿、信件、报刊等文献,遵循时间线索,通过六个主题回顾叶永青以艺术家的身份开启创作生涯的第一个十年,这也是至今为止国内首次针对叶永青早期作品的集中展示。

 

我们为什么要认识叶永青-抄袭的艺术
我们为什么要认识叶永青-抄袭的艺术
我们为什么要认识叶永青-抄袭的艺术

·  “1982—1992 无中生有的年代”现场图,余德耀美术馆,2018

 

展览第一及第二部分是从叶永青与川美毕业任教开始,这一时期他虽在重庆工作,却不断往返圭山和西双版纳,创作了大量户外写生和速写。这些作品呈现出叶永青在不同的地理、社群、文化之间切换的随感记录和孤独倾诉。

展览第三部分亦是呈现了叶永青对于不同气质的寻找和各种类型的尝试:西方立体主义的解构方式、原始点线的造型,以及来自云南民间艺术、澳洲土著、东正教壁画、波斯插图和明清版画连环画的影响,都成为他在无望的现实和迷途中跃跃欲试的探索实验。

我们可以在这些作品中看到他富有情怀与诗意的个性在描绘黄桷坪发电厂等现代工业图腾和神秘的热带植物、原始动物时所展现出对自身不断产生着矛盾与怀疑的生命状态。

我们为什么要认识叶永青-抄袭的艺术

· 叶永青,《诗歌插图》,纸上素描,18.5 × 24 cm,1985年,图片由艺术家和余德耀基金会惠允

我们为什么要认识叶永青-抄袭的艺术

· 叶永青,《丛林猛兽》,套色版画,1988年,图片由艺术家和余德耀基金会惠允

我们为什么要认识叶永青-抄袭的艺术

· 叶永青,《山村爱情-水塘边》,布面油画,1990年,图片由艺术家和余德耀基金会惠允

我们为什么要认识叶永青-抄袭的艺术

· 叶永青,《黄桷坪》,纸上油画,52.5 × 37.5 cm,1991年,图片由艺术家和余德耀基金会惠允

展览第四部分就集中呈现了1986年开始放弃油画材料,转入以水墨和综合材料进行创作的阶段。这批实验性的作品也在技术上为90年代后开始的“集成性”创作埋下伏笔。

第五部分《山村爱情》创作于80年代末,包含一系列已完成和未完成的油画,当时叶永青正在为《大招帖》系列做准备。

这或许就如他所说的那样:“那是不知所终的时代,随便捡起什么便要挥舞和行动起来,什么都要试试......”

展览最后一个部分展出的是便是《大招帖》系列,其创作开始“从过去自然而然的内心化表达过渡到观念性艺术的开端”。凭借《大招帖》,叶永青开始参加国际性的展览,也使他走出国门,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正因如此,率性如他,叶永青再次舍弃所熟悉的语言,另起炉灶,另辟蹊径,踏上另一个无中生有的征程。

我们为什么要认识叶永青-抄袭的艺术

我们为什么要认识叶永青-抄袭的艺术

· 艺术家布展现场,余德耀美术馆,2018

 

在展览的每个段落之间,叶永青亲自在墙面上涂抹颜料,并在上面手写了一部分代表那一时期心路历程的文字,这或许是来自于他写给某个人的书信中的一段摘选,也或许是二三十岁的叶永青在某个傍晚面对夕阳顿悟出的一首诗歌。总之,他再一次重现了八十年代最为常见的行为——无论是书信,还是手写字。在这次的布展中,叶永青亲自书写展签与前言,这也体现出他一贯的才情。

我们为什么要认识叶永青-抄袭的艺术
我们为什么要认识叶永青-抄袭的艺术
我们为什么要认识叶永青-抄袭的艺术

· 展览现场,来自小编渣摄影

当他介绍展览的第一部分时,解释道:“80年代初,我们去写生的村口的一颗大树。那棵树意味着北岛,意味着诗歌。事实上我们是从诗歌的语言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或许叶永青一直在摸索一直在改变,然而这一点在他身上一直没有改变。他的作品中保留着他独特的气质——一种更具有才情的方式在他的作品中发展着。

 

还有他充满温情的那张与女儿一同在画室的照片,作为本次展览空间的分隔墙,也同样展现了他的才情中,情感的重要性(真可爱)。

 

 

我们为什么要认识叶永青-抄袭的艺术

· 展览现场,来自小编渣摄影

 

我们为什么要认识叶永青?没错,我又问了一遍。我们知道他如今是最为重要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之一。

然而,从个人主观的角度出发,事实上我更喜欢他后期画鸟的系列。用画笔一点点地去描绘出鸟的形象,充满古意的气质已不仅仅是对于画面的一种回归,也展现出他对于创作的沉淀。

回顾叶永青的第一个十年,或许更多地是在为如今的青年人展现同样经历青春时代的他以及他们,作为艺术家个案的研究,体现叶永青在不同创作阶段之间过渡时期的作品,反映出一个油画专业出身的艺术家对于系统创作油画的习惯和情结,是他在不断摸索、寻找出路的证明。

 

当然他的创作历程更为艺术史研究供了重要的素材和片段,它再一次地展现出上世纪80-90年代艺术家面对混沌或空白所经历的挣扎与纠结,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不断反思、剖析自我,在实践中创新,追根溯源、继续前行的精神。

或许此时在看文章的你并未投身艺术行业,又或者你以为的艺术早已不是纯粹的“东西”。但事实上,你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总多多少少地在追求某种满足,这一目标是明确的,却在为了完成满足的过程中,不断因为现实的原因而被打击。为此,作为一个“废材”,起码我希望自己的坚持,最终可以形成一个相对成熟的观点,例如只是在观看上形成的一种相对具有价值的思考。

此时,前辈所具有的价值不得不说是非常重要的,恰逢再年少一些的时候,有一天夜里,我有幸独自面对叶永青所创作的《孔雀》,面对他细致地描绘出每一丝孔雀的“羽翼”,给予了当时的我片刻的宁静。不得不说,当了解他也曾经历挣扎,甚至远远大于我正在经历的,想来还真的是一个激励人的事。

我们为什么要认识叶永青-抄袭的艺术

· 叶永青,《孔雀》,布面丙烯,150 × 200 cm,2015年 

 

“几年来的创作实践告诉我:生活中一些曾经使我欢呼、雀跃、激动不已的人和事往往会随着时光的推移,渐渐地变得苍白、淡漠起来,事实上也证明我自己的许多写生流于流行感。情随镜迁,即味同嚼蜡。然而,许多遥远的事物虽然时过境迁但仍旧久久地在我脑海中萦绕不去,难以忘却。而着难于忘却的事物便成为我今天的画。”

——摘自叶永青所写的《画外随感》

 

我们为什么要认识叶永青-抄袭的艺术

· 来自小编的渣技术,图为拍摄于展览现场的展出文献之一——《画外随感》。

 

 

我们为什么要认识叶永青-抄袭的艺术

叶永青:1982-1992 无中生有的年代

时间:2018年4月12日- 5月20日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丰谷路35号(靠近龙腾大道) |余德耀美术馆

票价:40元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VART订阅号):我们为什么要认识叶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