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公众号: CARANA,ID: CARAXRAN,作者:Ran·然

 

画家究竟是什么人?

画家其实是收藏家,

是一个想通过亲自绘制自己喜爱的其他画家的作品来形成一个收藏系列的收藏家。

我就是这样开始的,然后演变成了其他。

 

—— 毕加索,1934

 

————————————————

这句话出自《谁抄谁——艺术中的灵感与对话》。本书目前尚在付印,此时抛出来,随便

————————————————

 

临摹、拷贝、模仿、抄袭、重温、致敬、继承、变体、再现、对话……谁抄谁?-抄袭的艺术

 

————————————————

“谁抄谁?”

————————————————

 

“当我们参观展览时,谁不曾听到过这样的评论:“你们不觉得这件作品像……”或者是“这个让我想起了……”而且人们往往是小声嘀咕出来,免得让自己显得太可笑。很少有外行人敢大声将大师们的作品拿来作比较,但这些承袭关系的确存在。

 

米开朗基罗年轻时代的素描就从乔托的壁画中汲取了灵感;伦勃朗把临摹作为其弟子绘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于安托万·瓦托,他把鲁本斯捍卫的美的标准当成了自己的……

 

因此,我认为尽管有时候人们很难接受天才艺术家也会从以往的创作中汲取灵感、受到启发这一事实但这本书中探讨的这个主题并非是对偶像的亵渎。

 

谁抄谁?一个棘手的问题,它要求我们拒绝一切伪装。

 

如果说有些作品的主题或技巧相互重复,那还能不能说是新颖呢?没有亲缘关系还有可能衍生后代吗?艺术家能否脱离他们的前辈?他们是否受到前人的影响?

 

对于这些疑问,《谁抄谁》作者卡罗琳·拉罗什通过一种深入、敏感而不乏幽默的调查研究做出了回答。她的意图并非是要抨击艺术世界中的临摹这一行为,也不欲将启发与模仿对立起来。恰恰相反,透过几百件作品,她分析出很多共通性,如同阿莉阿尼(Ariane)线(希腊神话中阿莉阿尼用小线团来帮助提修斯逃出迷宫,阿莉阿尼线被用来比喻能帮助解决复杂问题的办法)一样提供了很多线索,从一个世纪到另一个世纪,从一个十年到另一个十年,引导我们走上美的道路。

 

数年来,人们越来越希望能识别出丰富了我们艺术遗产内容的这些互动性,而且主要是在绘画中,例如米勒与凡·高、马奈与委拉斯凯兹、马蒂斯和毕加索,还有很多其他艺术家……只要回想一下那些精彩的展览(指1998年2002年在奥赛美术馆和大皇宫的展览),我们就能理解在绘画巨人之间的这种对话的重要性。

 

1918年,纪尧姆·阿波利奈尔是这样描绘毕加索的作品的:“这种完全属于当代的美学通过德加和安格尔与艺术最古老的传统联系在一起……”

 

弗拉芒艺术家与15世纪文艺复兴的大师之间、浪漫派与印象派之间、立体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画家之间,历来都有许多类似的地方

 

这本书能帮助我们辨识出不同时期的画家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某些对立甚至是争议。

 

艺术家可以以公开的方式从一件现存的作品中汲取灵感,就像凡·高受到米勒作品的启发一样,前者这样写道:“我越思考,就越觉得尝试再现米勒的一些东西是很有道理的……这并非纯粹的、简单的摹写……而是用另一种语言——色彩语言——诠释出黑白色彩的明暗印象。”

 

他们也可以通过滑稽可笑的模仿来对已有的作品进行嘲弄,从而摆脱它的印记,就像马塞尔·杜尚、安迪·沃霍尔或让-米歇尔·巴斯奎特对我们众所周知的《蒙娜丽莎》所做的那样!

 

时间流逝,绘画手法不停在变化但传承依旧在延续。

 

谁抄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所有人,无论结果是好是坏,有时也许是最糟糕的情况。但是如果这种做法能带来艺术的进步,这又有何要紧!

 

卡罗琳·拉罗什暗指的这种“重温”本身就是一种财富。它滋养了创作,却又不减灵感

 

据说吕西安·弗洛伊德在晚年曾经现身伦敦的一个拍卖展厅,仅仅是为了欣赏即将被拍卖的戈雅的素描作品,他久久凝视着画作,他是在寻找最后的灵感吗?

 

本文作者:法兰西艺术院院士 帕特里克·德卡洛利

————————————————

关于临摹、拷贝、模仿、抄袭、重温、致敬、继承、变体、再现、对话……《谁抄谁》中列举了两百多件“前后”有所关联的作品,它们之间相互影响、接近、回应,又似一种集体造句的游戏,每个大画家都想添上自己的一笔……

————————————————

 

————————————————

“男子肖像”

————————————————

临摹、拷贝、模仿、抄袭、重温、致敬、继承、变体、再现、对话……谁抄谁?-抄袭的艺术

扬·凡·艾克 ·《戴红头巾的男子》  1433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继承自中世纪的、宗教指引世界的观念产生了深深的怀疑,此时肖像画诞生了。这种描绘人脸的新艺术在欧洲北部扬·凡·艾克的笔下兴起,很快被广泛传播。

临摹、拷贝、模仿、抄袭、重温、致敬、继承、变体、再现、对话……谁抄谁?-抄袭的艺术

提香·《穿绗缝袖的男人》  约1510

面对凡·艾克华美的头巾,提香的回应是衣袖的精彩效果!在这里,提香创作了一件精确而具有扩散力的光辉杰作,它有可能吸引了伦勃朗的注意……

临摹、拷贝、模仿、抄袭、重温、致敬、继承、变体、再现、对话……谁抄谁?-抄袭的艺术

伦勃朗·《自画像》  1640

 

伦勃朗在这种对提香画作的借鉴中,也许能够看到他想要被认可、被能够与肖像王子相提并论的愿望。

 

————————————————

“被屠宰的牛”

————————————————


临摹、拷贝、模仿、抄袭、重温、致敬、继承、变体、再现、对话……谁抄谁?-抄袭的艺术

许多艺术家是伦勃朗无条件的仰慕者。在这位荷兰画家的所有作品中,这幅大胆的《被屠宰的牛》(右)有可能最深刻地影响了那些寻求写实与表现力的画家们,他们抓住这个血与肉的主题向伦勃朗这幅作品的现代性致敬。有些人还在《被屠宰的牛》中看到了十字架上的耶稣,为伦勃朗狂热的崇拜者苏丁(中)带来了灵感。对于这位处于生存困境之中的画家,藉由死去动物敞开的腹腔内部使用强烈的色彩对比,这种对比把观众推进血肉颤动的痛苦之中,而这种痛苦我们还会在弗朗西斯·培根的作品中发现,只是关键形象是人而非骨架。

————————————————

“充满诱惑的维纳斯”

————————————————

临摹、拷贝、模仿、抄袭、重温、致敬、继承、变体、再现、对话……谁抄谁?-抄袭的艺术临摹、拷贝、模仿、抄袭、重温、致敬、继承、变体、再现、对话……谁抄谁?-抄袭的艺术

 

乔尔乔内约1508年开始创作《沉睡的维纳斯》(上),1510年他去世之后这幅画由他年轻的学生提香完成。二十年后,后者从中直接汲取灵感,创作出《乌尔比诺的维纳斯》(下)

临摹、拷贝、模仿、抄袭、重温、致敬、继承、变体、再现、对话……谁抄谁?-抄袭的艺术

临摹、拷贝、模仿、抄袭、重温、致敬、继承、变体、再现、对话……谁抄谁?-抄袭的艺术


提香的《乌尔比诺的维纳斯》成了最早公开具有色情内容的画作之一。一个世纪之后,委拉斯凯兹《镜前的维纳斯》(1)也加入这个行列。戈雅的《裸体的玛哈》(3)直奔本质:年轻女人是大臣查理四世曼努埃尔·德·戈多伊的情人。马奈借鉴提香的维纳斯和戈雅的玛哈,画了一个冷冷地等待顾客的妓女《奥林匹亚》(6)。雷诺阿《长沙发上的裸体人像》(7)平静地展示出美丽的加布里耶尔丰满的身形,而毕加索学习过去的大师所有的著名裸体人像——一幅沉醉在爱与音乐中的维纳斯……提香的!《奥林匹亚》变成了一个神话,证据是埃罗的拼贴作品(9)毫不客气地进入了要经受改变的各种“经典图像”的万神殿。

 

————————————————

“以温情的形式”

————————————————

临摹、拷贝、模仿、抄袭、重温、致敬、继承、变体、再现、对话……谁抄谁?-抄袭的艺术

临摹、拷贝、模仿、抄袭、重温、致敬、继承、变体、再现、对话……谁抄谁?-抄袭的艺术

从13世纪开始,“圣母子”是艺术家们发挥自己才华的好机会。西蒙·马丁尼的《圣母子》与达·芬奇的《持石竹的圣母》之间相隔150年;波提切利通常采用佛罗伦萨的出资人喜爱的那种圆形画面形式;30年后,年轻的拉斐尔也创作了许多“圣母子”像,其中某些在19世纪又在安格尔的笔下重现;在德国,丢勒按照妻子的样貌来描绘;17世纪,鲁本斯将圣母描绘成在一群胖乎乎的小孩环绕之下;西蒙·武埃呈现的则是从此成为经典一幕的亲密场景;1450年,富盖将圣母描绘成天上的王后——冷冰冰的美与象征母性胜利的丰满乳房;与此相反,在帕尔马人的《玫瑰圣母》中,太大的圣婴使画面变得更加暧昧不明;马克斯·恩斯特公然反对教权,毫不犹豫地将圣母变成了一个令人生畏的严厉酷老妈,而耶稣变成了坏孩子!

 

————————————————

“白底上的白方块”

————————————————

临摹、拷贝、模仿、抄袭、重温、致敬、继承、变体、再现、对话……谁抄谁?-抄袭的艺术

范德魏登·《戴修女帽的女人肖像》   约1435

临摹、拷贝、模仿、抄袭、重温、致敬、继承、变体、再现、对话……谁抄谁?-抄袭的艺术

马列维奇·《白底上的白方块》    1918

临摹、拷贝、模仿、抄袭、重温、致敬、继承、变体、再现、对话……谁抄谁?-抄袭的艺术

莫瑞雷·《重叠与透明》   1980

 

1435年,佛兰德斯人罗希尔·范德魏登成为布鲁塞尔官方画家,俄国人卡兹米尔·马列维奇从1915年到1918年是非具象艺术的先锋。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没有任何关系……除了借用白方块,莫瑞雷以玩笑的方式向马列维奇致意。

 

————————————————

“美惠三女神”

————————————————

临摹、拷贝、模仿、抄袭、重温、致敬、继承、变体、再现、对话……谁抄谁?-抄袭的艺术

 

随着各种艺术潮流不断更新,美惠三女神这个题材横贯了整个艺术史,这些罗马神话中的女神,最早是希腊人的神祇,被他们称为“卡里忒斯”,是喜悦、丰裕和壮丽的化身。曾经存在于古希腊罗马雕塑中的她们再次出现在文艺复兴的绘画中:先是在意大利,在波提切利的《春》中,然后是在拉斐尔(左)的笔下,之后在欧洲北部,老卢卡斯·克拉纳赫(右)、鲁本斯和弗拉戈纳尔都画过多个版本的美惠三女神,或者还有洛维斯·柯林斯(中),20世纪初他主动从古希腊罗马神话中借用了这一题材。

————————————————

“大都会”

————————————————

临摹、拷贝、模仿、抄袭、重温、致敬、继承、变体、再现、对话……谁抄谁?-抄袭的艺术

 

19世纪70年代开始,对画家们而言,城市本身成了一个题材。20世纪头10年,意大利的未来主义画家们,例如波丘尼(左)颂扬城市欢欣鼓舞的活力,而德国的表现主义画家格罗兹(中)对大城市刺激神经的体验既着迷又感到恐惧,画出了一种启示录般的景象。1961年,杜布菲(右)成了城市人群的快乐记录者。

 

————————————————

玩牌的人

————————————————

临摹、拷贝、模仿、抄袭、重温、致敬、继承、变体、再现、对话……谁抄谁?-抄袭的艺术

16世纪末,因为卡拉瓦乔(左上)的缘故,在罗马小酒馆里的打牌人首次出现在绘画作品中。17世纪在欧洲各地,在行将结束并走向风格主义的文艺复兴运动中,这个新颖、写实的题材很快受到卡拉瓦乔画派画家们的效仿。在法国,社会各个阶层都充满激情地陷入到牌戏中,这个题材也出现在包括勒南兄弟(右)的笔下;3个世纪之后,又重新出现在希望回归写实主义传统的塞尚(左下)的作品中。

————————————————

蒙上塑料膜的画框

————————————————

临摹、拷贝、模仿、抄袭、重温、致敬、继承、变体、再现、对话……谁抄谁?-抄袭的艺术 临摹、拷贝、模仿、抄袭、重温、致敬、继承、变体、再现、对话……谁抄谁?-抄袭的艺术

临摹、拷贝、模仿、抄袭、重温、致敬、继承、变体、再现、对话……谁抄谁?-抄袭的艺术

“作品的主题”——这是20世纪下半叶的艺术家提出的重要问题。当前辈们已经探索过绘画的所有秘密以及表现的所有谜团,革新了绘画和观看的方式后,还有什么新东西可以描绘?如何描绘?在达达主义的毕卡比亚奇怪的《圣居伊的舞蹈》(左) 之后50年,路易· 凯恩(右丹尼尔·德哲兹(下选择让人看到画的构成元素:画布和画框!

 

————————————————

“梅杜萨之筏

————————————————

临摹、拷贝、模仿、抄袭、重温、致敬、继承、变体、再现、对话……谁抄谁?-抄袭的艺术

历史画因为从古希腊、古罗马借用英雄题材而长期被认为是绘画中的重要类型,但17世纪末,随着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到来,它开始衰落,画家们主动转向当代的事件,如拿破仑事迹中的重大战役。安托万-让·格罗(左上)在为皇权做宣传服务的同时,在许多出色的画作中集合了跳动的色彩与一种完全打开通向浪漫主义的大胆道路的写实,其中泰奥多尔·席里柯通过《梅杜萨之筏》(右)投身到社会新闻中,然后是对古希腊充满激情的欧仁·德拉克洛瓦(左下)

 

————————————————

“一幅肖像,无数蒙娜丽莎”

————————————————

临摹、拷贝、模仿、抄袭、重温、致敬、继承、变体、再现、对话……谁抄谁?-抄袭的艺术

临摹、拷贝、模仿、抄袭、重温、致敬、继承、变体、再现、对话……谁抄谁?-抄袭的艺术

临摹、拷贝、模仿、抄袭、重温、致敬、继承、变体、再现、对话……谁抄谁?-抄袭的艺术

传说中的蒙娜丽莎!莱奥纳多·达·芬奇视若珍宝地将它保留了一生,弗朗索瓦一世和他的继承者们引以为傲,一代代的画家徒劳地强迫自己接受复制它的挑战。关于她,人们什么都说过,以尝试破解她的微笑的秘密:她身怀有孕,这是一个乔装改扮的年轻男子,甚至是一幅莱奥纳多的自画像,还有说她的双眼隐藏着姓名的首字母……它曾被偷走,又被找回来,它在严密的安保下旅行,人们对它进行长时间的彻底检查,然后把它放到防弹玻璃下面。人们从世界各地来看它,但又不是真正地“看她”……重新审视这幅杰作,成为20世纪的画家抵挡不了的诱惑!

 

 

……

 

————————————————

 

假如说没有哪种绘画终结了绘画,没有哪件作品是绝对完成的,那么每件作品都是在改变、完善、再创造或是启发创造出其他作品。如果说艺术家的作品并非既得成果,这不仅是因为它们和任何事物一样都会流逝成为过去,更是因为艺术就是不断地创造重生。

 

——哲学家 莫里斯·梅洛-庞蒂

 

————————————————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CARANA):临摹、拷贝、模仿、抄袭、重温、致敬、继承、变体、再现、对话……谁抄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