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抄袭门后,批评家首谈艺术江湖、道德自律、是否抄袭-抄袭的艺术

本文已获授权转载自:中国美术报,ID: izgmsb,作者:徐旭、孙津、杨琼、王小箭、朱其、贾方舟、黄剑武,感谢原创,©️版权及责任属于原作者,本平台客观发布,再次感谢🙏

 

前几天抄袭菌发布了一篇文章中国艺术圈著名老炮被比利时艺术家指责抄袭30年!

遂引起轩然大波,通过这篇文章让剽窃、抄袭再一次进入大众视野。提到剽窃和抄袭,人们往往都会表示愤慨,但在艺术界,因为艺术情感、艺术语言、表现形式等艺术本体的特殊性,让剽窃、抄袭、移植、挪用、借鉴始终没有形成清晰的标准和界限,这也使得剽窃者、抄袭者有恃无恐,常用借鉴、挪用的借口对剽窃事实展开百般辩解,结果反而使得被抄袭者感到无力、无助。那么中国当代艺术经过了三十年的发展,今天是否可以给挪用和剽窃予以准确的定义了呢?挪用究竟有哪些基本的理念和规则?

 

 

 

从叶帅事件谈抄袭、江湖、艺术道德自律和他律

文/徐旭

 

刚入选2018年“艺术权力榜”年度100位最具影响力艺术人物的著名艺术大腕叶帅先生,这两天来遭遇“滑铁卢”了。总之,被网络自媒体拔光了五彩斑斓羽毛的叶,顿时变成了他笔下的那只赤裸的小鸟。

30年抄袭门后,批评家首谈艺术江湖、道德自律、是否抄袭-抄袭的艺术

左:Christian Silvain 1991年作品局部,右:叶帅作品

 

一时间,各种揭露这位中国艺术界老炮在长达30年时间里坚持不懈抄袭比利时同行克里斯蒂安·希尔文作品的帖子在网上激起了阵阵波澜,以至于许多平素从不关心艺术圈的网友都在纷纷打听叶帅其人其事。

尽管各路吃瓜群众皆在就此丑闻发表感慨与议论(好几个十万加的热帖后面的评论区的热闹景象就是明证),可艺术圈中真正具有话语权的人士却仿佛什么都没看到,什么也都没听到,举目望去,偌大的一个互联网,鲜有艺术界大佬站出来说上一两句人话。这种“一半是燃烧的火焰,一半是平静的海水”之怪诞景象,显然极为不正常。针对那些表现,人们有理由追问:

难道真像人家老外所说的那样——在中国艺术圈的背后有着黑xx的影子?或者说,中国艺术界彻底沦为毫无是非善恶标准可言的江湖世界了吗?难道那些对此事件三箴其口的艺术家、艺术批评家、艺术商,以及叶的川美同事们都是抄袭者的利益同盟吗?难道一个月前曾与叶一起并肩走上艺术权力榜颁奖台上的那些艺术大佬们都有抄袭他人之嫌疑吗?

30年抄袭门后,批评家首谈艺术江湖、道德自律、是否抄袭-抄袭的艺术

图片来源:抄袭的艺术

诚然抄袭与剽窃他人精神与智慧型劳动成果的现象不惟当代中国艺术界才有,也不惟中国艺术圈所独有,事实上,在其它领域、在中外艺术史与西方艺术界内,也都出现过若干抄袭公案,比如刚发生没几天的“翟天临抄袭案”;但是,如“叶帅抄袭案”发生后的鲜有人站出来对抄袭者予以批评或谴责的现象,却是中国艺术圈所独有之怪现象。

这一现象倘若在未来的时间内仍得不到扭转的话,那势必导致这样一种令人感到悲哀的后果:

中国当代艺术圈就是一个蝇营狗苟、鸡鸣狗盗、肮脏龌龊、黑幕重重、沽名钓誉、利欲熏心的文化江湖;而那些剑走偏锋且毫无羞耻感的艺术大佬们,也只不过是掌握了一点手艺技能的梁上君子。他们绝不可能对人类精神文明有任何促进作用,也别指望中国艺术家们能引导我们的民族走向真善美与民族文化复兴的正道。

30年抄袭门后,批评家首谈艺术江湖、道德自律、是否抄袭-抄袭的艺术

左:克里斯蒂安·西尔万作品 右:叶帅作品

图片来源:抄袭的艺术

今天,艺术家这个社会群体,早已告别了传统手艺人的身份,在社会公众的眼里,他们就是知识分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就是一群拥有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与品德,也拥有金子般心灵的精神贵族。

人们虽然不苛求我们的艺术家的行为举止,个个都能如同天使那般超凡脱俗,但却对他们能成为现代公民社会的精英与楷模有所要求。于是,道德自律,对他们而言应当是个起码的要求,诚实劳动、不侵占他人劳动成果、不撒谎,这既是一般的公民个人基本道德素质,也同时是最起码的艺术家职业道德自律准则,所以,我们必须要求艺术家做到道德自律,这绝非是对他们的苛求。倘若叶先生的良知与自尊心尚未泯灭的话,那么,他就应深刻检讨他的不名誉行为,并从此脱胎换骨找回他从事艺术事业的初心。

当艺术家以一个职业共同体出现在公民社会中时,出于自身形象与长远利益计,他们既必须对其共同体内每个成员的职业道德行为予以监督,也应当对有违职业道德者予以批评或谴责,这就是道德他律;否则,一粒老鼠屎就会坏了一锅汤。即便是江湖黑帮,其内部成员也必须接受帮规的他律与约束,任何没有自律精神与他律意识的社会共同体,都有可能变成毫无章法的乌合之众与流氓群体。

但愿中国艺术家共同体内在“叶帅抄袭案”发生后的鸦雀无声似的现象只是一个短暂过程,也但愿这个过程尽快结束;否则,中国艺术界则将用他们的“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可耻行为,来接受社会公众对他们的失望、不屑与鄙视。■

 

 

 

叶帅抄袭案:莫把艺术创作当成投机发财

文/孙津

 

叶帅抄袭或剽窃比利时艺术家克里斯蒂安·西尔万(Christian Silvain)的作品是确凿无疑得了,因为这并不是思想、创意、制作、手法等方面的借鉴,而是直截了当地“横移”,也就是公然把希尔万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抢过来、挖过来作为自己的作品。

30年抄袭门后,批评家首谈艺术江湖、道德自律、是否抄袭-抄袭的艺术

左:叶帅作品  右:克里斯蒂安·西尔万作品 

图片来源:抄袭的艺术

但是,这种抄袭或剽窃并不仅仅是个人的艺术道德问题,更体现了社会的市场导向:发财!这是当今特有的问题,至少这个问题比之以往更加明目张胆或堂而皇之了。好听的说法是创新发展,其实就是投机发财,所以不择手段。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只讲发展的需要和好处,而它的道德、甚至合理性不再被考虑和追问,相反却被看成是不言而喻的前提。于是,随着发展成为“硬道理”,发财也就成为天经地义的事情。艺术家当然不甘落后,事实上他们从来就喜欢到处凑热闹、抒己见、觅机会、出风头,所以抄袭和剽窃之类的勾当不过是顺手牵羊罢了。

因此,尽管画廊、画商、策展者、经纪人以及拍卖行都想发财,所以对能够卖大价钱的叶的抄袭和剽窃行为采取容忍态度,甚至干脆视而不见,装傻充愣,说他是国际知名艺术家,具有明星地位,所以不好办。但是,这同样只是问题的具体表现,真正使他们能够这样做的根本原因,仍然在于社会的导向。这些导向不仅包括思想、价值、市场、物质等方面,而且也包括艺术或审美导向,因为今天艺术的异化已经无所谓是否需要或应该认真对待艺术创作的严肃性了,艺术制作及其材料选择也没有什么形式区别,更不必说什么艺术良心和知识产权了。

30年抄袭门后,批评家首谈艺术江湖、道德自律、是否抄袭-抄袭的艺术

左:Christian Silvain,1991右:叶帅,1994年作 

图片来源:抄袭的艺术

或许,正是因为叶之类的艺术家们看出了当今发展存在的上述问题,所以他们可以毫无愧色地(当然也不知羞耻地)把自己完全彻底投浸在相应的投机发财游戏中。由此也就不难想象,叶很可能并不是稀有的个例,只不过由于他的名气大,具有所谓国际影响,所以其抄袭或剽窃的行为才成为备受关注的丑闻。■

 

 

 

中国当代艺术:尊严在名利场中价值几许?

文/杨琼

 

说实话,我对当代艺术是不怎么感兴趣的,尤其是中国的当代艺术,但并不代表我对中国当代艺术就此保持沉默,我甚至还写过不少批评中国当代艺术的文字,以表达我的立场。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当代艺术是全球化经济发展的产物,换句话说就是消费资本主义滋长的产物,这种“消费”观念甚至消除了艺术家与作品之间的差异,使人变得非人化,艺术变得非艺术化。说中国当代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是缺少尊严的,或许有很多人(尤其是从事当代艺术的艺术家)会不乐意,不过不乐意归不乐意,事实就摆在那。而说到艺术的尊严,它是与艺术家的人格尊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一个艺术家如果他已经放弃了成为一个受人敬重的人的权利,那么他的艺术也就没有什么尊严可言了。

近日,关于川美知名教授叶近乎掠夺性地抄袭比利时艺术家克里斯蒂安·希尔文作品的事,在艺术界闹得那是沸沸扬扬。尽管这类事件在时下的中国艺术界并非孤案,但还是引发了一次不小的震荡。一时间,不乏激动的人们不甘落后地和大家分享自己“正义”的情绪——在对克里斯蒂安·希尔文充满同情的同时,便是对叶教授的“讨伐”,说谩骂之声不绝于耳,批评之文不绝于目一点都不为过,似乎人人都想诛之而后快。

30年抄袭门后,批评家首谈艺术江湖、道德自律、是否抄袭-抄袭的艺术

30年抄袭门后,批评家首谈艺术江湖、道德自律、是否抄袭-抄袭的艺术

左:叶帅作品 右:克里斯蒂安·西尔万作品

图片来源:抄袭的艺术

且不说这些“涂鸦”式的作品水平有多高——不管是克里斯蒂安·希尔文的原作,还是叶教授改头不换脸的临作,事实上都算不上一流。

而颇具喜剧色彩的是,叶教授抄袭出来的作品比原作还好卖,甚至还卖出比原作高出几十倍的价钱,这点该证明叶教授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界的翘楚之水平高还是说明中国人的山寨能力强呢?抑或叶教授钻营奔竞之功夫了得?难道这就是无数抄袭者放弃尊严铤而走险的源动力?尚且不谈叶教授这几十年来是如何把“拿来主义”之术运用得如此炉火纯青,且不为人知地在艺术界混迹多年,博取了数不胜数的银子、鲜花和掌声;就他出来回应此事时避而不谈抄袭之事,而是轻描淡写说了句“克里斯蒂安·希尔文是对我影响至深的艺术家”,的确让吃瓜群众牙齿掉了一地。从这充满暧昧的话语中,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得到——叶教授有向克里斯蒂安·希尔文卖乖讨好之嫌疑。真乃斯文扫地,尊严不再

我素来并不反对艺术创作可以借鉴的观点,但真正的创作是富于创造性的,借鉴前人的目的是为了与前人的思想产生碰撞,激发灵感,并在此基础上挖掘出新的东西。记得多年前我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学习时不可无前人,创作时不可有前人。这才是学习(借鉴)和创作之间的辩证关系。一个知名艺术家,当他抄袭他人的作品时,他的内心会不会产生羞耻感,这是他能否做到堂而皇之抄袭的前提,即便他知道“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的道理,然而面对金钱、地位、鲜花和掌声,尊严价值几许,的确很能考验一个人的定力。在当今中国,尊严在名利场里已习惯变得毫无个性,如此看来,谁该取笑谁呢?■

 

30年抄袭门后,批评家首谈艺术江湖、道德自律、是否抄袭-抄袭的艺术

 

 

关于“抄袭门”之我见

文/贾方舟 

 

1.现、当代艺术在中国起步很晚,作为起步阶段向西方艺术学习、借鉴、模仿属正常现象。关于这方面的批评,从85新潮开始就一直没有间断过,因此这样的批评也属于正常现象。

 

2.“抄袭”不同于“模仿”,更不等同于“挪用”。模仿是将喜欢的作品作为参照,吸收其中的某些元素,属借鉴范畴,是学习必经的过程,也是艺术不成熟的表现;抄袭是原样照搬别人作品的图式结构,只做局部和细节的变更,是将他人的创造成果据为己有,是侵权行为;“挪用”虽然在法律上与“抄袭”难以划清界限,但作为一种后现代手法,在艺术领域视为正常,不存在伦理问题。

 

3.依照上述观点判断,叶先生被指认的那些作品,应视为抄袭它的后果不只需要他个人承担,由于他在当代艺术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也为中国的当代艺术蒙羞,为正面评论过他的批评家蒙羞,为在评选中投过他赞成票的评委蒙羞。为此,他应该深刻反省。

 

30年抄袭门后,批评家首谈艺术江湖、道德自律、是否抄袭-抄袭的艺术

图片来源:抄袭的艺术

4.叶帅的《大招贴》是在上世纪90年出炉的,当时网络还没有普及,资讯落后。批评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依据这些作品本身所做出的判断、以及由作品涉及到作者的评论并没有错。不能因“抄袭门”的出现而否定这些评论。因为“抄袭”和“被抄袭”的作品不是“赝品”和“真迹”的关系,不存在是否“看走眼”的问题。

 

5.由于个别人的“抄袭”从而否定中国当代艺术更是无稽之谈。历史将会证明,“中国当代艺术”无疑是最能够代表当代中国的艺术;中国当代艺术家中的佼佼者,无疑代表着这个时代中国艺术所达到的高度和水准。不管那些非当代的“大师们”的作品价格炒到多高,也不管他们的作品是获了金奖还是“进了罗浮宫”,都将随着时代的前行灰飞烟灭。

 

6.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借机发泄对中国当代艺术不满的人可以亲眼看到他们今天的判断有多可笑30年抄袭门后,批评家首谈艺术江湖、道德自律、是否抄袭-抄袭的艺术

 

 

 

“抄袭门”与“洋为中用”文艺方针

文/王小箭 

热议中的“抄袭门”话题已经点了中国批评家群体的名和几位批评家同行的名,也有微友质问我为什么装聋作哑。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美术史的“初审”(王端廷语)工作群,包括我本人,肯定要承担应有的责任。这件事,不但牵扯到中国批评家的责任,还扩大到其他艺术家身上(见下列名单),最早追溯到“伤痕美术”模仿的怀斯。还可以往前追溯,比如对列宾、苏里科夫的模仿,有位批评家同行甚至追溯到徐悲鸿、林风眠那一代艺术家。

30年抄袭门后,批评家首谈艺术江湖、道德自律、是否抄袭-抄袭的艺术

在合著那部“85史”的时候,记得由我梳理那段时间的展览目录,统稿的时候就讨论过不同的外国艺术家和在华展览在中国美术史的不同阶段的起点作用,好像还聊到可以整理出一部以外国艺术家的影响为线索的中国现代美术史。

 

我还写过一篇讨论中国现当代美术的《置后的现代性》的文章,这次有批评家同行提到这是整个第三世界现代艺术的共同特点,甚至连美国也不例外。

生产力现代化的滞后必然导致艺术现代性的置后,这是生产力决定论的结论,这一理论依然在西方用于阐释后现代艺术与后现代社会的关系,置后的结果是追赶,追赶就会模仿乃至抄袭,在科技领域更为突出,甚至冠冕堂皇地提出“引进消化吸收”,并早已成为西方政府和企业的眼中钉,肉中刺。

 

“引进消化吸收”的文艺版是“洋为中用”的文艺方针,当然比“引进消化吸收”提出得早。有批评家愤怒指出,对传统的抄袭更厉害,怎么没人说?!再早还可以追溯到“洋务运动”,而我们最熟悉的则是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有批评家愤怒指出,对传统的抄袭更厉害,怎么没人说?!那我就补上这一方针的另外一半,叫做“古为今用”。“党的文艺方针”那可不是说着玩的!那是整个文艺界的“指导方针”!

 

我在课堂上让学生找自己身上的英文和中文,结果基本都是英文,我女儿回国,最喜欢买的就是印有错误英文的服装。看看我们周围的一切,还有不山寨的没有。

 

我同意,事件的背景与资本对艺术圈和艺术家的侵蚀有关,但全社会都从经济动物变成经济怪物的这三十年,艺术家有独善其身的本事吗?他们本人有,家人答应吗?没错,应当的是艺术家出自污泥而不染,是洁身自好,不应当说我不是最坏的那个,但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的人,在批评艺术家拜金的同时,应当同时也反省自己。

 

至于当代艺术圈的各种问题,我绝不否认,也否认不了,但应当属于整个美术界和中国社会问题的组成部分30年抄袭门后,批评家首谈艺术江湖、道德自律、是否抄袭-抄袭的艺术

 

 

30年抄袭门后,批评家首谈艺术江湖、道德自律、是否抄袭-抄袭的艺术

左:Christian Silvain,Composition

右上:叶帅,1997年作 黑树干 综合媒材画布,99.5×80.1cm

香港苏富比2007拍卖96.75万

右下:叶帅,灯笼 综合媒材,香港佳士得2007秋拍102.75万

 

 

请不要把抄袭说成“挪用”

文/朱其 

 

关于叶帅的抄袭事件,有人翻出我以前一篇写叶帅评论的段落,认为我也被骗了。说明一下,写这篇文章时,叶帅还没有画近日揭露的那批比利时画家风格的作品,主要评价的是叶画涂鸦鸟以及更早的作品。当然,我确实不知道那个比利时画家的作品,也是这几天才知道的。但我想,我仍然应该是中国评论家对西方现代艺术了解算广泛的人之一。

30年抄袭门后,批评家首谈艺术江湖、道德自律、是否抄袭-抄袭的艺术

叶帅作品

不少人以后现代理论“挪用”的概念为叶辩护。关于抄袭和后现代的“挪用”概念,我想稍有常识的人,都不难分清两者是有区别的,不是一回事。“挪用”是指在一个新的语言模式下使用过去艺术中现成的因素,而不是指完全照搬别人作品的整体风格,乃至大部分细节。如果最近媒体上批判的作品确实为叶所作,那这个肯定是抄袭,而不是“挪用”。请不要滥用“挪用”这个概念。

 

过去十年,学界经常讨论中国当代艺术对西方的“模仿”,如何界定模仿和抄袭的关系?关于对西方现当代艺术的模仿,模仿本身是艺术发展的一个正常阶段,问题是模仿之作能名利双收,这是只有中国才有的不正常的夸张现象。我觉得中国社会和业界,要指责的不是模仿本身,而是模仿能在中国名利双收的怪现状,更不要苛责当代艺术前30年的模仿成长期。徐悲鸿当年难道不是模仿?徐悲鸿早期模仿过水平很低的月份牌,吴昌硕早期还模仿过日本的富冈铁斋呢。既然能给100年时间以中国现代油画和水墨从模仿到成熟的成长期,为什么不给当代艺术以50年的模仿成长期?

30年抄袭门后,批评家首谈艺术江湖、道德自律、是否抄袭-抄袭的艺术

【美】爱德华·霍珀(Edward Hopper)《夜鹰》

上个月我在纽约布鲁克林美术馆看一个美国前现代艺术史陈列展,美国艺术直到二战结束初还在模仿欧洲呢,直到五十年代的爱德华·霍珀才告一段落。重要的是,不要把模仿之作捧得太高,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史都有一个对其他艺术体系的模仿阶段,但似乎只有在中国仿作是可以爆得大名甚至进入艺术史,甚至模仿之作的市场价格比被模仿的大师之作更贵。这反映了社会对艺术史的无知。

 

模仿与抄袭的边界,在于艺术史的相似性,我觉得有三类现象:

1.大家使用开拓人的方法和形式原则,但没有模仿其风格。比如立体主义,方法是对一个形象“削块面”。最初是塞尚开始的,后来很多画家跟着“削块面”,但并没有模仿塞尚的整体风格,比如意大利未来主义、德国表现主义新客体派、法国的莱热、毕加索,以及墨西哥的里维拉。大家具体的削块面的风格不同,但用的都是塞尚处理形象的方法。

 

2.塞尚发明了一个对形象变形的基本方法,这叫语言的一级模式,塞尚就是一级模式的开拓人。后面的人在这个一级模式的方法之下,开拓了不同风格,这就是二级模式;艺术史主要是承认一、二级模式的创造者,如果艺术史只能写一级模式的创造者,那一千年也写不了50个人,因为大部分进入艺术史的是创造二级模式的艺术家。

 

3.后来随着第三世界艺术的跟进,出现了第三种现象,像王广义的“大批判”,从拼贴方法论的一级模式到波普图式风格的二级模式,都是模仿的,只不过置换了中国形象,这只能算语言的三级模式。二级模式不算模仿,三级模式就算模仿了。

30年抄袭门后,批评家首谈艺术江湖、道德自律、是否抄袭-抄袭的艺术

王广义 “大批判”

三级模式只能作为第三世界的文化现象看待,很难算艺术史语言的贡献者,世界艺术史地位只能排第三档次,可能在地区艺术史地位高一点。那么,如何解释西方在过去30年在众多国际展示和顶级博物馆做了大量中国当代艺术展?西方近30年看待中国当代艺术,实际上相当于看待他们自己西方体系内部七十年代后的女性艺术和黑人艺术。他们认为这两类艺术使用的基本语言是白人男性在六、七十年代创造的,但这两个群体的艺术在美国照样登堂入室,被作为艺术史的一部分和博物馆的艺术史陈列,西方学界并不计较女性艺术与黑人艺术的语言不原创问题,因为他们看重这两类作品的内容,即两类艺术表达了女性和黑人在六、七十年代身份政治的文化态度。西方在1990年代关注中国艺术,差不多亦类似看待女性主义和黑人艺术,即他们并不认为中国当代艺术的语言是原创的,重要的是作品中反映中国近40年的成长经验。

 

从模仿到抄袭仅一步之遥。从三级模式到抄袭,模仿到了一定高比例,模仿就是抄袭。这次叶从整体风格到大部分细节都差不多,模仿度达到70%,如果属实,那就不是什么“模仿”,而是抄袭了。当然,我还是希望对艺术事件一事一议,不要因为个案而对当代艺术一棍子打死。30年抄袭门后,批评家首谈艺术江湖、道德自律、是否抄袭-抄袭的艺术

 

 

30年抄袭门后,批评家首谈艺术江湖、道德自律、是否抄袭-抄袭的艺术

左:Christian Silvain,1990 / 右:叶帅,1994

 

 

抄袭30年:艺术史不可忽视艺术创作规律

文/黄剑武 

这两天,川美教授、著名艺术家叶帅作品抄袭事件引发了艺术界的热议,原创作者比利时艺术家克里斯蒂安.西尔万指控叶帅抄袭长达30年,而这一切在30年后的今天才正式被披露并被大家质疑,这件事情一经曝光备受大家追问和热议就一点不觉得奇怪了,是因为前些年信息闭塞没发现还是另有隐情?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现象是,叶帅等人作为中国当代艺术较早的代表艺术家,早被国内某些艺术理论家和评论家写入了中国当代艺术史。虽然说艺术家本人犯的错误以后可以改正,但白纸黑字写进了中国艺术史却显得无比尴尬了,大家心知肚明的是,这还不仅仅是个案。国内艺术界不仅脸面尽失,其负面影响似乎也已无法挽回。

 

这件事同时无疑给诸多曾经站台、热捧他的批评家、理论家、策展人和收藏家开了一天大的玩笑。玩笑背后隐藏着中国艺术的艺术史认识问题和学理性的严重缺失。随着关注热度的升级,批评之声渐涨,批评声中多以指控、指责为主,甚至全盘否定中国当代艺术和矛头指向传统艺术的声音也陆续开始出现。由此,我们不得不重新面对思考一个更加深层次的问题,如何认识艺术史和艺术创作规律,让当代艺术引以为戒,在今后有一个更为可行的学理性发展。大家公认的是不少当代艺术家抄袭事件不是个案,还有诸多抄袭事件未曾揭露。中国当代艺术虽然起步较晚也先天营养不良,但抄袭现象如此泛滥绝不是偶然。艺术史的进程中长期忽视艺术创作规律的介入,对艺术家和其作品的判断才会如此迷离和离谱。需要指出的是,剽窃、挪用、模仿、学习、创新等概念不能混为一谈,当代艺术深入艺术创作规律的学理性才更具深度发展和创新可能。当下,厘清艺术创作本身的问题显得比抄袭事件本身更为迫切和必要。

 

30年抄袭门后,批评家首谈艺术江湖、道德自律、是否抄袭-抄袭的艺术

左:Christian Silvain,1989 / 右:叶帅,1994

图片来源:抄袭的艺术

 

学习中国画和油画等画种的初学者都有一个临摹过程,此临摹过程也是模仿和学习过程,模仿原作的色彩、技法和结构等等,学习造型色彩的基本原理和表现方法。即便是后来卓有成就的艺术家大都经历过这个过程,不足为奇。经历了临摹阶段后,通常再就是实物写生,或静物或人物或风景,写生要求要比临摹高,为的是获得自我感受激活认识和独立思考,如通过色彩、构图、绘画语言,在现场情景中做到表达的个体化和作品的唯一性。显然,临摹、写生、创作的目的都是为获得新的思维方式付诸表达,形成个性化的认识论。可以说,艺术创作即认识规律,艺术创作即形成方法,艺术创作即思想呈现。

 

现象学中认为,艺术家在创作的最初,其实只是一个大致的意向,并不具有明确目的,通常是在创作的过程中,随着偶发因素的出现,体验到不同于他人的感受,并牢牢抓住某些感受的独特因素自觉进行强化,最后意图才逐步明朗实现了创造。有种情况是,不同艺术家在面对同一对象的时候,如对同一景物写生,往往因为感受不够或能力不够等原因,无法形成个体感受实现以往形式的突破,而出现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即在学院普遍存在的同质化教学的影响下从作品难以区分你我。这种情况是学习不够创新不够,却不是剽窃和抄袭,这在本科基础教学和年轻艺术家身上较为普遍。而有创新经验的艺术家会在题材上、构图上、艺术语言上刻意回避这一点,努力找到不同其他艺术家的切入点,即便大多数时候是作品实践是以失败告终或变化不太大。

 

艺术家叶帅显然不属于上述艺术实践阶段,他具有不重复他人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遗憾的是,没有批评家、艺术理论家和收藏家对他各个时期创作的作品进行比较研究,更没有人及时发现指出问题和疑点。从艺术创作规律上讲,同一艺术家不同时期的作品皆有关联和递进,而并非空穴来风,即便是风格多变的毕加索也不例外。叶帅的多幅作品在构图上和表现技法上和西尔万高度雷同,形成极其相似的艺术符号,是结果的挪用或套用,基本上没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参与,虽局部内容不同,但仍是抄袭。当下不少当代艺术家抄袭现象大致也类似如此。

 

对于开创了一种新的视觉认知方式和思考方式的艺术家,往往会带来艺术的巨大变革,继而影响世界艺术的发展方向,如塞尚、莫奈、毕加索、贾科梅蒂等,他们的认识论各不相同,各有思想创新。还有一种情况,在认识论上持续以前的研究成果,但因个人感受独特的介入,在绘画语言上有重大突破,艺术结果完全不同而且差异很大,如莫兰迪、洛佩兹、弗洛伊德等在贾科梅蒂等前人开创的认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推进。师承关系是思想认识上的承袭,而非结果的挪用或套用。以上艺术家是西方艺术史上的重要艺术家,他们的艺术创造因具有艺术规律的学理性显得颇为重要和可信。

 

30年抄袭事件折射出中国艺术生态的问题和危机,如果批评家和艺术理论家们发自内心的曾经肯定甚至赞扬过叶帅的艺术成就,说明批评家和艺术理论家们存在认识误区和知识缺陷,这只有当事人各自扪心自问,冷暖自知了。今天我们不再去讨论当代艺术的合法性问题,但是合理性问题仍然值得进一步深化研究,不然,上述现象还会继续发生无法杜绝,中国当代艺术也将难以以自我的面貌走向国际并被接受和认可。30年抄袭门后,批评家首谈艺术江湖、道德自律、是否抄袭-抄袭的艺术

 

原文链接:
http://www.zgmsbweb.com/Mobile/Index/articleDetail/post_id/19041

http://www.zgmsbweb.com/Mobile/Index/articleDetail/post_id/19049

http://www.zgmsbweb.com/Mobile/Index/articleDetail/post_id/19042

https://mp.weixin.qq.com/s/2NK9kbT3c5_0G1NmD_TsxA

https://mp.weixin.qq.com/s/7V_kfD-R4tF6fUVMFBr5XQ

https://mp.weixin.qq.com/s/dDdAqQmsd2UkLIIw9kc44w

https://mp.weixin.qq.com/s/dNMTNj2VHOfwCDDal7qXAw

 

延伸阅读

中国艺术圈著名老炮被比利时艺术家指责抄袭30年!

30年抄袭门后,批评家首谈艺术江湖、道德自律、是否抄袭-抄袭的艺术

【 抄袭菌推荐产品 也可点击阅读原文支持】

有生之年一定要看的1001幅画

荣格:被心理学耽误了的手绘大师

文那收藏级年画 抽签筒 结缘签

别低头皇冠会掉,别懦弱抄袭会笑

抄袭君微信:brrrrrra

投稿邮箱:chaoxiart@126.com

⏰提醒:

抄袭菌推荐专业的解决之道

作品维权,一下解决!

(点击👇图片快速进入小程序)

30年抄袭门后,批评家首谈艺术江湖、道德自律、是否抄袭-抄袭的艺术

30年抄袭门后,批评家首谈艺术江湖、道德自律、是否抄袭-抄袭的艺术

放心,扫码打赏不显示头像

30年抄袭门后,批评家首谈艺术江湖、道德自律、是否抄袭-抄袭的艺术

PS.我辛苦码字,随时被封,为躲避追杀,我特么就不能赚一笔是一笔?

👇别说了,点击左下支持,点右下🌺给个好看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抄袭的艺术):30年抄袭门后,批评家首谈艺术江湖、道德自律、是否抄袭